期铜一周评论:铜价高位强势震荡
国内价格出现补涨,上周,LME 铜价格继续在近期的高位6800 美元附近震荡,上周五价格再次冲刺6930 美元后收盘回落到6850 美元,我们在前一周曾预期铜价格可能会向6300/6400 美元附近回落,但没有实现。LME 铜价格在高位的维持,令国内铜价格出现补涨,主力0706 合约铜价格从61500 元上涨63000 元/吨以上,令SHFE/LME 二市的比价上升到9.3 左右的水平。
国内现货价格仍然滞后,与期货价格的上涨幅度相比,国内现货价格相对疲软,维持在61000 元/吨左右,上海长江现货价格与三个月期货价格的贴水扩大到1200 元左右,如若价差继续扩大,可以考虑做买近抛远的套利交易。
原油价格的上涨对铜价格是个支持,上周由于伊朗局势的紧张,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到66 美元/桶,原油市场与铜市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为这二个品种是基金最钟爱的品种,铜价格的走势略微落后于原油价格,但笔者始终认为美国不会派军队入侵伊朗,实施空中打击,扔几颗炸弹的可能性比较大。
供应有增长的迹象,ICSG 的报告,电解铜产能的增长比较快,主要体现在中国和智利,但瓶颈在铜矿的产量,目前来看,非洲的铜矿产量增长比较明显,而且潜力比较大。但智利铜矿产量增长缓慢,新开工的几个项目可能要到下半年才能见到产量。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也是铜精矿的短缺,2007 年1-2 月份国内精铜产量只有22 万吨左右。随着国内冶炼产能的扩张,如何解决铜精矿的供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价格走势关键看需求的变化,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是传统的旺季,国内需求比较好,库存处于低水平,但市场也没有到达非常紧张的程度。前一阶段,现货市场对61000 元/吨以上的价格比较抵触,上周现货市场已经开始认可61000 元/吨以上的价格,未来铜市场走势,关键还取决于中国宏观调控、和国际股票市场的变化。国际铜市场预期,从前二个月中国的进口量大幅度增加来看,中国的需求还会比较强劲,对此笔者有所保留,更担心全球股票市场的虚高。
LME 铜市场中性偏强。上周,LME 铜现货升水回落到30 美元左右,SHFE/LME 之间比价的缩小,可能迫使中国的精铜进口量趋于减少。LME 铜库存不断减少到总量18 万吨之下,缺少库存的流入,而注销仓单也减少到10000 吨左右。价格上涨的同时,LME 铜持仓量有所增加。
全球铜供需平衡趋于过剩,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 2006 年全球铜过剩35 万吨,其中2006 年12 月份过剩了20 万吨,主要原因是美国和欧洲因假日而消费减少。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的报告显示,2006 年全年过剩27.7 万吨,2007 年1 月份全球铜市场过剩6000 吨。ICSG 和WBMS 的报告数据与我们的估计十分接近,我们对2006 年全球铜供需平衡的估计是过剩30 万吨左右。我们预期2007 年全球铜过剩30—50 万吨。巴克莱资本对30 位铜业公司的高级代表做的一个简单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这些代表对今后5 年铜平均价格的预期在4000-6000 美元之间。
技术面分析,从图形来看,LME 三个月铜价格从2 月低点的5220 美元反转以来,形成上升通道,上周价格在6800 美元附近强势震荡,修复技术指标的超买,我们觉得下周价格继续冲高的可能,首先要突破6930 美元的近期高点,才能避免价格出现调整的可能,支持位在6300/6400 美元一带。而主要压力线在7000/7100 美元,这是2005 年5 月份价格下跌以来的下降压力线,对于铜生产企业来说,在关键阻力位附近做一些卖出保值是值得的,即使价格向上突破,我们认为也还有回抽下降趋势线的机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