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特别是进入三四月份后国内外铜市场终于走出了一轮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目前伦铜已经接近8000美元一线。本波铜价的上涨中国消费买盘起到了关键作用,国际市场的评论中最经常用到的一句话是“中国人又回来了!”但是“中国因素”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失去了中国买盘的支持,铜价出现深幅调整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对于“中国因素”不妨辩证地看,市场情绪高涨时留一分清醒还是非常必要的。
“中国因素”依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修正的数据,2006年中国GDP的增长率是10.7%,高于前期公布的10.5%。4月初国家信息中心调高一季度中国GDP增幅至11%(较2月份预计10.2%要高),这表明中国经济依然处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金属市场是有力的支持,可以说正是由于“中国因素”的存在,铜市场的长期牛市基础依然非常牢固。
中国企业备库是春节后铜价上涨的直接动力
春节之后,中国铜消费企业进入备库高峰期,进而推动价格继续走高,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铜市表观消费量连续5个月出现较好的增长势头。进口数据的强劲也验证了中国需求在增加,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前3个月中国铜进口量累计为776576吨,同比增长了58%。同时LME铜库存最近持续下滑,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消费的再度升温。库存的不断下降证实铜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而伦敦市场铜的注销仓单仍然稳定在1万吨之上,也提示目前的库存下降格局将得到维持,并将继续对铜价构成支持。
库存成为影响二季度铜市场走势的阴影
随着LME铜价回到8000美元一线,市场乐观情绪再次出现,不少人认为二季度是消费旺季,铜价可以走得更高。笔者不认同这种判断,虽然笔者长期看好铜市场,但是上涨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铜价要大幅走高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LME库存大幅下降,最好是降至10万吨以下,但是二季度显然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原因如下:其一,中国铜消费企业在二季度的大多数时间主要用于消耗库存。中国企业备库量一般在1个半月左右,一旦备库完毕,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消费将会趋于平淡,即使出现第二次购买潮规模也会小于第一次,所以二季度的表观消费量难有上佳表现。其二,中国以外的市场铜消费比较平淡,美国低迷的房地产市场和疲弱的制造业数据成为拖累美国消费的主要因素,即使房地产市场和制造业出现企稳也是先消耗企业库存,对表观消费量的贡献不大。欧洲市场在2006年出现7.7%的需求增长曾是支撑铜市的主力,但是现在看增长力度似乎不大,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库存比较充裕,这从欧洲市场的现货升水也能看出。
政策调控是无法避免的最大的系统性风险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在春节之后采取了两次调控措施,但是比较温和,对市场影响不大,能否采取进一步的调控措施要在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全部出炉之后才能确定。央行4月12日公布了2007年一季度金融运行数据,几个关键的数据分别是:货币供应的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7.27%和19.81%,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5.42万亿元,同比增长15.94%,贷款余额为2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6.25%。值得指出的是,2007年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高达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外经外贸方面,2007年第一季度外贸顺差为464.4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FDI)为158.93亿美元,而同期外汇储备增长1357亿美元,可能意味着有较大数量的投机资本进入国内。现在还没有公布的重要经济数据只有CPI了,这一数据将会在本周内公布。从目前的数据看,2007年1月CPI同比增长2.2%,2月CPI同比增长2.7%,预计3月CPI同比将会增长3.3%,超出央行3.0%的警戒线水平。新公布的金融数据、外经外贸数据加上即将公布的CPI数据,可能会促使央行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更加强有力的调控手段。我们预计本周主要经济数据出台后,周六、周日(4月21、22日)很可能出台更加强硬的调控措施,这对金属市场显然是非常大的利空因素,将成为调整行情的导火索。因此,本周末(4月19日、20日)有可能成为沪铜市场本轮行情的转折点。
调整在所难免
基于中国企业备库因素的采购高潮消退后,铜价将失去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深幅调整在所难免。预计调整将从4月下旬开始,时间要延续2个半月左右(约77天,55个交易日),预计7月初可以调整到最低点6000美元一线。其间,5月下旬到6月上旬会有一次反弹(7000-8000美元),主要是由于第一次库存消耗完毕后中国第二次消费潮启动引发。但是整个第二季度中国企业的消费主要来源于消耗库存,因此对铜价支持力度有限,这也是阶段性调整的主要原因,而宏观调控只是起到了引发调整的导火索作用。
铜市长期看好
虽然我们预期铜市场在二季度会有一波较大幅度的中级调整,但是我们对后市依然看好,因为全球经济仍然处于较高的增长阶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4月11日发布的半年一次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尽管美国经济降温,但在欧洲、日本以及中国的带动下,世界经济今年有望连续第四年保持5%左右的强劲增速。中国方面,经济的高速增长将会延续到2008年奥运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因此市场对“中国因素”的炒作还要延续。我们预期,7月初伦敦铜价还会重新恢复上涨行情,因为经过第二季度对库存的消耗中国铜消费又进入低库存阶段,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隐性库存消耗殆尽,显性库存也会所剩无几。我们预期2007年第四季度铜价有望突破前期高点(8800美元),2008年铜价将会创造新的历史,见到10700美元(约2008年3月)和11700美元(约2008年11月)的价位也是可预期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