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铜价阶级性高点或已出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5-01   作者:佚名
    铜之家讯:内容摘要:   ★ 中国精铜消费的季节性回升成为铜价加速上涨的主导;   ★ 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一支独秀,但经济运行有过热倾向,进一步

    内容摘要:

      ★ 中国精消费的季节性回升成为铜价加速上涨的主导;


      ★ 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一支独秀,但经济运行有过热倾向,进一步强化宏观调控的预期增强;

      ★ 全球精铜供应紧张的局面已较去年同期大为缓解;全球精铜出现过剩;

      ★ 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再度放大了铜价的季节性涨幅;

      ★ 季节性高点或已出现,铜价有望向基本面回归。

      四月份随着中国精铜消费旺季的到来,自2 月份展开的铜价的季节性反弹呈现出加速的态势,中国第一季度精铜表观消费量的大幅增长成为引发铜价持续飙升的主要因素,而LME 市场铜库存的持续减少以及现货/三月期升水的攀升也为市场提供了较好的挤空条件。

      据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3 月份精铜进口48.3485 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34.8%,使得“中国因素”再度成为期铜市场4 月份炒作的焦点。但是笔者认为,对于中国精铜进口的大幅增加我们应该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加以分析,一方面由于今年中国铜冶炼企业受较低的铜精矿加工费的制肘,精铜产量较去年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从已公布数据看,3 月份中国精铜产量只有22 万吨,同比下降了2.5% ,因此为了满足而国内精铜的刚性消费的需求,精铜进口需求有所加大;另一方面,去年由于国储释放库存,精铜进口量的基数较低;此外年初沪铜与伦铜比值的回升,使得精铜进口的贸易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也为精铜进口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当然春节后,国内空调行业的备库所导致的精铜消费的季节性回升,也阶段性的加速了国内精铜需求的增长。因此,中国精铜进量的大幅增长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中国精铜消费的增长水平。

      从国内精铜消费的主体电力、空调、房地产、汽车等行业一年中的生产周期来看,二季度和四季度往往对精铜的需求较大。近六年来中国铜材产量的季节性变化十分明显,第二季度已经成为我国精铜消费一年中的黄金期,因此本轮铜价上涨的季节性色彩十分浓厚,这对于判断未来铜价的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