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加工产业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是加工成本上升。原材料、能源、劳动力及环境成本的全面和持续上涨,使绝大多数铜加工企业在盈利和亏损的边缘上徘徊,亏损面不断扩大。
铜价长期高位震荡,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首先,铜材在传统应用领域被其他材料替代的可能性在增加。其次,铜材向新应用领域的拓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
与此同时,铜加工业领域的投资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投资项目产品方案雷同,加剧了国内市场铜加工材的同质化竞争。而且,铜材加工费持续走低,加工企业微利运行甚至亏损,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困难。
“十一五”期间,国家为加速结构调整而鼓励发展铜加工业,铜加工业获得较多支持并吸引了巨大投资发展高精铜板带等铜材产品,但是这些项目并没有获得理想的回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欲速而不达。
铜加工材中的大宗产品,主要指占全国铜材产量50%的电力工业用铜线杆,由于加工技术控制不严格等原因,导致产品质量保障程度差,并长期困扰着行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