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1月6日消息,中国上海政府网周四称,上海清算所年底前有望推出自贸区铜溢价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这是自贸区内首个大宗商品衍生品清算业务。
刊登在上海政府网的新闻稿援引上海清算所相关负责人透露,从全球来看,铜溢价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是相关领域的首创,不仅能满足中国企业的套期保值需求,还可以吸引境外有此需求的企业广泛参与。今后还将在自贸区研发推出更多以跨境人民币计价的场外市场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品。
上海清算所相关人士并透露,继“铜溢价掉期”之后,上清所还将在上海自贸区研发推出化工、金属等目前国际市场上没有的大宗商品衍生品清算业务。通过推出更多以中国制造现货价格指数为标的,以跨境人民币计价、清算、结算的金融衍生品,逐步增强人民币定价话语权。
媒体并从消息人士处得知,自贸区铜溢价掉期中央对手清算业务是以自贸区洋山铜溢价指数为标的的、以跨境人民币进行计价、清算、结算的大宗商品金属衍生品。
消息人士称,铜溢价掉期协议规模为5吨,协议期限为当月起连续十二个月度协议,最终结算价格为当月每日洋山铜溢价指数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业内首个服务于自贸区保税铜产业客户群的金融衍生品,铜溢价掉期将有效帮助企业实现现货定价中铜溢价部分的套期保值。”消息人士指出。